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

中國的元旦節是由春節演化而來的,但是在國人眼里,元旦的重要性還是比不上春節,因此元旦節的風俗也類似于春節,可以稱得上是縮小版的春節。
現代人慶祝元旦的習俗慢慢簡化開來,一是全國各地會在元旦節這天放假,二是舉辦元旦聯歡晚會、團隊旅游、聚會等等,三是農村地區會殺雞宰鵝、放鞭炮、祭拜神靈等。
雖然元旦的習俗以以上三點為主,但是在中國廣褒大地上,各個地區也有自己一些*特的過元旦節的習俗。如果你去元旦節你碰巧要外出旅行,那么各地的元旦節習俗,你一定要先了解清楚,以免對你的行程造成不良影響。
①四川省
如果你去四川旅游,四川地區元旦習俗很特別,尤其是成都人,元旦節是不會吃飯的,因為在他們眼里“飯”和“犯”同音,為了避諱,一般都只吃湯圓或者面條,以求得圓圓滿滿,福壽綿長之意。
劉閣等地于正月初七“人日”還要“過小年”,除了敬神、祭祖外,也吃團年飯。成都人則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。長壽縣元旦于門外燃九支臘燭,稱為“九品燭”,以敬天地。
②浙江省
在浙江地區,元旦習俗尤為特別的是烏程縣,在元旦節的時候,他們以長竿束草于上,點火燃燒,并敲鑼打鼓,稱為“慶田蠶”。又點天燈于竿上,直至三月三日止。
其次還有寧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。晚上要關門前,再于一次“關門炮”。紹興新年以“茶碗茶”待客,里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,同時用茶葉蛋待客,稱為“捧元寶”。
③福建省
福建廈門人過元旦節尤其重視祭拜神靈,在元旦節時,出門之前一定要先當空拜禱玉皇大帝,稱為“祭神”。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,中午祭神則用牲醴,及一碗春飯。
春飯就是在白飯上插上紅紙做的春花。閩音“春”與“剩”諧音,春飯是取其“年年有余”的好口彩彩。漳州初四稱為“接尪”,除了進廟燒香外,還要預備一個糖果糕餅盒,叫做“薦盒”、供上在廳上迎神下降。
④江蘇省
江蘇地區的元旦習俗也因地區不同有所差異,江寧縣元旦貴家于房門口貼畫雄雞。吳縣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。
蘇州習俗:元旦一早開門要于三爆竹,叫做“高升三級”。清晨出門,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,叫做“喜神方”。并到城隍、土地等廟去燒香,必歷經十廟乃止,稱為“燒十廟香”。自元旦至元宵,火爐中燒巨煤墼,稱為“歡喜團”。
準安人傳說,吃湯團可以接財神,所以從大年初一清晨就開始下湯團,直到元宵,天天都有湯團吃。武進縣婦女元旦剪松柏枝,繞以紅絲,戴在發髻上,據說可以長壽。
⑤陜西省
陜西省的元旦習俗也和神靈有關,富平縣各宗族皆為祖先畫像,元日聚集子孫禮拜,祭后更醵金飲宴,稱為“節坐”。初二各戚友間則以面食、豬肉相贈,稱為“拜節”。
高陵縣元旦,一等到天亮即懸掛黃紙于竹竿上以祀天,稱為“接天神”。又以木炭懸于門*,據說可以去瘟疫。石泉縣以黃紙作錢,元旦結彩懸于門,名為“寶蓋錢”。臨潼縣以初五為“送窮節”,家家剪紙人后,拿到門扔掉。當日每人必定飽食,稱為“填五窮”。
⑥山東省
山東省元旦節的習俗頗有韻味,也許是因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緣故,山東地區元旦習俗和窗花聯系起來。寧陽縣元旦吃餛飩,稱為“填倉“,黃縣、蓬萊一帶,元旦早起要照虛耗。由女主人手持紅燭,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,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,然后將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。
小孩子起床后,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,據說可以長得快。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,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,節節高升,飯后在鍋內要放上饅頭,意味有“余頭“。膠東的新媳婦*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,稱為“札根“。
據說到了外祖家,就可以把根札下,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。舊時還有初五“送窮“的習俗。當天祭拜年,要放鞭炮以示“趕五窮“。曲阜則在初五辦“文曲星會“,初五晚上,學生要到老師家,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。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,完成后由老師它焚掉,叫做“文曲星會”。
元旦節作為中國的重要節日,也象征著新的一年的開始,不管各地有著怎樣不一樣的習俗,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對過去的一年有一個圓滿的總結,抱著希望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!
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提供九寨溝旅游.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邊旅游,峨眉山旅游,稻城亞丁旅游,國內旅游等服務.四川青旅官網專業旅游租車,酒店預訂,定制旅游等.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團,定制旅行,四川自駕游等高端純玩旅游團為主,榮獲廣大游客好評率為98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