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

河豚具備“長江三鮮”的鮮明特點:食肉性、江海洄游、肉嫩味鮮是魚中極品,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亦相當深厚。其營養豐富,保健功效獨特。
南通盛產的文蛤有“天下第一鮮”之美譽,古代曾列為貢品上獻朝廷。文蛤肉有爆炒、煨湯、燒烤、生熗等多種食法,鐵板文蛤,金錢文蛤餅等為南通名菜。
主要原料是竹蟶,配以竹筍爆炒而成。竹蟶主要產于如東灘涂,秋冬季節到清明前后收獲的竹蟶體肥味佳。
以南通南部的狼山命名,原名"岔河山雞""馬塘黑雞"。現到狼山游覽的游客一般都會特意品嘗美味的狼山雞。
南通跳面,又叫“曹頂面”、“切面”或“小刀面”。由于加工工藝講究,外觀粗細均勻,條長爽滑,柔韌有筋,因而久煮不糊。食時,韌而不硬,耐嚼有味。
藍印花布,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,又稱靛藍花布,俗稱“藥斑布”、“澆花布”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。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。藍印花布用石灰、豆粉合成灰漿烤藍,采用全棉、全手工紡織、刻版、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。
西亭脆餅始于清朝光緒在位初期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西亭脆餅用料考究,做工精細,具有酥甜香脆、美味可口的獨特風格。
如皋火腿是如皋市最負盛名的傳統名產,如皋火腿更是火腿中的極品,素有“北腿”之稱!如皋火腿形似琵琶、肉色紅潤、香氣濃郁、營養豐富、鮮美可口,素以色、香、味、形“四絕”聞名于世。
通派盆景是南通的特色盆景。通派盆景的顯著特色,是選用尖短小葉羅漢松為材料,攀扎成“二彎半”的格局,即主干攀成二彎半,每個彎上有三個主枝,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,看上去形象如獅,端莊穩重,像是一幅立體的畫,深得人民喜愛。
狼山、濠河、張謇,如此一山一水一人構成了“中國近代第一城”——南通。
最佳旅游時間 春季最佳
建議旅游天數 2天
建議游覽順序
D1.南通博物苑——狼山——濠河;D2定慧禪寺——水繪園。
注意事項
1、搭車時請勿任意更換座位,頭、手勿伸出窗外,上下車時請注意來車方向以免發生危險。
2、貴重物品請放置酒店保險箱,如隨身攜帶,注意保管,切勿離手。
3、出入酒店房間請隨手關門,勿將衣物披在燈上或在床上抽煙,聽到火警鈴響,請由緊急出口迅速離開,切勿搭乘電梯。
4、外出旅行,注意身體健康,切勿吃生食、生海鮮、已剝皮的水果,不要光顧路邊無牌照攤檔,防止暴飲暴食。多喝開水,多吃蔬果類,少抽煙,少喝酒。
5、搭乘快艇,漂流木筏,參加水上活動,請按規定穿著救生衣,并遵照工作人員的指。
6、海邊戲水,請勿超越安全警戒線,不熟悉水性者,切勿獨自下水。
風土人情
氣候特征
南通地處長江下游沖積平原,海洋性氣候 明顯,年平均氣溫15.1度,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。氣候溫和,四季分明,春秋兩季比較短。南通屬北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,季風影響明顯,四季分明,氣候溫和,光照充足,雨水充沛,無霜期長。由于地處中緯度地帶、海陸相過渡帶,常見的氣象災害有洪澇、干旱、梅雨、臺風、暴雨、寒潮、高溫、大風、雷擊、冰雹等,是典型的氣象災害頻發區。按近30年資料統計,年平均氣溫在15℃左右,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000~2200小時,年平均降水量1000~1100毫米,且雨熱同季,夏季雨量約占全年雨量的40~50%。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,6月~7月常有一段梅雨。
歷史文化
11世紀中期,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。唐初到五代,長江口有東沙、西沙、東洲、布洲等沙洲,西沙又稱顧俊沙。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。東洲和布洲并接后稱東布洲,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。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后,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,古稱宋蓼角嘴,現在南通市的東部范圍大體形成。
元末到清初,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。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,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,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。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,此后,海門廳及其以東、以南的沙洲,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,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。19世紀末20世紀初,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。